文献
[1] 张森.书籍形态设计[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10-15.
[2] 刘延琪. 版式设计就这么简单[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
[3] 倪建林. 书籍装帧艺术设计[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 任戬. 中国设计·书籍装帧[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14.
[5] 朱江.民族类出版物之书籍装帧美学的新发展——以“全国书籍设计艺术展”获奖书籍为例[J].科技与出版,2020(03):129-134.
[6] 龙晨晨.探析民国时期文学书籍设计的新思路[J].设计,2020,33(09):146-147.
[7] 杜秋磊,罗春宇.书籍装帧的概念化创新设计[J].长春大学学报,2020,30(03):100-103.
[8] 冯羽,冯幸祎.浅谈现代书籍装帧设计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0(04):253-254.
[9] 支聪聪.书籍装帧设计中的视觉艺术表达[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0,49(01):234.
[10] 常轶蕾,邱意之.书籍装帧设计中纸材的重要性分析[J].西部皮革,2020,42(02):21.
[11] 郭莹.浅谈中国古籍装帧艺术特点及对现代书籍设计的启发——以蝴蝶装为例[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9,2(12):50-52.
[12] 徐胤嫣.浅谈字体设计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运用[J].大众文艺,2019(22):84-85.
[13] 顾艺.浅谈新媒体时代书籍装帧设计新趋势——评《书籍装帧艺术设计》[J].中国造纸,2019,38(11):100.
[14] 林晓丹.浅谈“由内而外”的展示空间设计[J].艺术教育,2018(24):93-95.
[15] 张睿婷,李绍文.博物馆陈列空间展示设计对比分析研究——以上海博物馆与上海电影馆为例[J].大众文艺,2020(09):66-67.大学校庆:文化与形象的再生产[J]. 袁广林. 教育评论. 2011(04)
[16] 刘彤瑶.传统手工艺类非遗生产性保护路径探索——以徐州“曹氏香包”为例[J].人文天下,2019(09):62-69.陶然. 互动装置艺术与大众审美趣味之关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
[17] 刘爽,陈海燕.浅析皖北民间工艺的制作手法及其艺术特色——以亳州“五彩香包”为例[J].宿州学院学报,2019,34(03):1-4.张韧韧.构建高职德育文化的行为识别(BI)体系.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18] 颜云. 徐州香包造物艺术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8.
[19] 石峰.基于香包艺术探索徐州传统民间工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8(0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