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关键词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创新实验室 - 正文

创新实验室


 

 

文创产品品牌诉求方式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

感知价值的中介效应

The mechanism of influence of brand appeal mode of wenchuang 

product on consumers' purchase intention: the intermediary effect 

of perceived value



 

  者:席艳

师:刘满芝 副教

 

 

 

 

近年来,随着非遗文创产业的发展,很多学者已逐步认识到加大对非遗研究和保护的意义,国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了高度重视,但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更多的侧重于对其保护和开发设计,且针对具体的非遗种类的深入研究不多,因此很多研究结果并不适合所有非遗的发展。

本文以徐州曹氏香包为例,重在研究非遗文创产品品牌诉求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首先,通过回顾相关文献从品牌个性“仁”、“智”、“勇”、“乐” “雅”五个维度对品牌诉求方式进行分为“历史”、“事件”、“技艺”、“创意”、“传承人”五个方面,同时引入中介变量——感知价值、品牌态度,调节变量——卷入度,并结合本文研究特点对消费者感知价值维度进行创新,在原有质量、价格、情感、社会价值的基础上加入功能价值和文化价值,从而构建本文研究模型并提出相应的假设。其次,借鉴国外成熟的量表设计适合本文研究的测量量表,设计相应的问卷,对本文研究展开调研。再次,利用 SPSS22.0 Amos2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进而验证本文的研究假设。最后,本研究得出相应结论:(1)品牌诉求历史、事件、技艺、创意、传承人五个维度对消费者感知价值各维度的影响均没有显著性差异的;(2)品牌诉求历史、事件、技艺、创意、传承人五个维度对消费者购买意愿有显著影响;(3)文创产品涉入度对品牌诉求影响社会价值有显著调节效应,对品牌诉求影响质量价值、价格价值、情感价值、功能价值、文化价值没有显著调节效应;(4)消费者质量价值、文化价值对品牌诉求影响购买意愿有显著中介效应,对价格价值、情感价值、社会价值、功能价值没有显著中介效应;(5)品牌态度对消费者质量价值、价格价值、情感价值、社会价值、功能价值、文化价值影响购买意愿有显著中介效应。

 

关键词:非遗文创产品 ;品牌诉求 ;感知价值 ;购买意愿 ;涉入度

 

 

 

 

 



 

1-1 本文研究框架图

Figure 1-1 This paper studies the frame diagram


 

参考文献

[1] 王大海,段珅,张驰,邱琪.绿色产品重复购买意向研究——基于广告诉求方式的调节效应 [J].软科学,2018,32(02):134-138.

[2] 张鑫. 基于价值链视角的陕西历史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2017.

[3] 郑莹. 快速消费品品牌个性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7.

[4] 宋茜. 文化创意产业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策略研究[D].浙江传媒学院,2017. [5]陈泽恺.“带得走的文化”——文创产品的定义分类与“3C 共鸣原理[J].现代交

,2017(02):103-105.

[6] 钱丽萍,罗小康,杨翩翩.供应商角色绩效与经销商感知公平:社会互动及合同的调节作用 [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6(07):33-43.

[7] 张闯,周晶,杜楠.合同治理、信任与经销商角色外利他行为:渠道关系柔性与团结性规范的调节作用[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6(07):55-63.

[8] 朱华伟,黄印.品牌形象的定位一定要顺从消费者的心理图式吗?——产品涉入度与产品类型的交互作用[J].营销科学学报,2016,12(01):70-88.

[9] 高霄旭.浅析我国博物馆文创产品的网络营销策略——以博物馆淘宝网店的运营为例[J].中国博物馆文化产业研究,2015(00):416-421.

[10] 朱伟.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业[J].文化遗产,2015(04):13-19.

[11] 林丹. 消费者涉入度对品牌关系再续意愿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5.

[12] 田阡.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路径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15(04):30-34. [13]陈思羽.表演艺术类“非遗”品牌个性维度的测量和检验——以岳阳巴陵戏为例[J].岳

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30(02):48-54.

[14] 陈静宇,王春国,唐小飞.新媒体传播对转发意愿及品牌态度的影响研究[J].科研管,2014,35(06):129-135.

[15] 王冯. 顾客产品知识对品牌态度影响的实证研究[D].渤海大学,2014.

[16] 李存超. 电子商务平台服务质量对品牌资产的影响机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4.

[17] 陈东. 不同广告诉求方式下的消费者品牌感知价值与品牌认同的关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

[18] 陈洁,王一,王方华.品牌态度对不同产品类别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的差异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4(02):12-14.

[19] 钟凯. 网络消费者感知价值对购买意愿影响的研究[D].辽宁大学,2013. [20]李远远. 顾客感知价值对手机用户品牌忠诚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3.

[21] 杨华. 感知价值、消费者态度与零售商自有品牌购买意愿关系的研究[D].浙江理工大,2013.

[22] 那燕. 品牌个性对顾客满意的影响机理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3.

[23] 渠丹丹. 传统服饰品中的徐州香包研究[D].苏州大学,2013.

[24] 马媛媛. 手机品牌体验对消费者品牌态度及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D].浙江工商大,2013.

[25] 谢毅,彭泗清.品牌个性对品牌态度和购买意向的影响研究:中外品牌的跨行业比较[J].管理评论,2012,24(12):84-92.

[26] 荆雷. 中国当代手工艺的核心价值[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

[27] 王霞,邹德强,赵平.广告诉求与品牌个性感知差异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J].管理学报,2012,9(04):555-561.

[28] 徐国伟.产品卷入度与感知风险下顾客忠诚研究[J].软科学,2012,26(02):140-144. [29]陈海亮,莫水台,鲁瑶,陈涛.品牌个性、感知价值和品牌忠诚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市

,2012(06):117-120.

[30] 杨永清,张金隆,满青珊,慕庆国.移动互联网用户采纳研究——基于感知利益、成本和风险视角[J].情报杂志,2012,31(01):200-207.

[31] 沈喆. 消费者奢侈品感知价值与品牌态度跨文化比较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

[32] 陈海亮. 品牌个性驱动下的品牌情感、感知价值和品牌忠诚关系的实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

[33] 汤晖,钟洁.文化产品的消费者感知价值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11,32(11):136-140.

[34] 黄炜 . 基于艾尔斯伯格悖 论的确定性品牌诉求策略选择[J]. 华东经济管,2011,25(11):118-120.

[35] 李静. 品牌认知对消费者感知质量影响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

[36] 铁翠香. 基于信任和感知价值的网络口碑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

[37] 毕继东. 负面网络口碑对消费者行为意愿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0.

[38] 林子锟. 不同广告诉求方式下产品享乐性和功能性属性对顾客购买意向的影响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

[39] 刘凤军,王鏐莹.品牌形象对顾客品牌态度的影响研究[J].科学决策,2009(01):67-74. [40]何卫华. 顾客重复购买意向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8.

[41] 陈建宪.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创意产业[J].文化遗产,2007(01):140-143+27.

[42] 陈卓浩. 品牌个性对品牌态度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消费者品牌认知的视角[A]. 中国市场学会.中国市场学会 2006 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中国市场学会:,2006:16.

[43] 胡晓云,徐芳.关于卷入度(involvement) 问题研究的追踪溯源[J].广告研究(理论版),2006(01):22-26.

[44] 张俊妮, 江明华, 庞隽. 品牌个性与消费者个性相关关系的实证研究[J]. 经济科,2005(06):103-112.

[45]   , 侯 杰 泰 , 张 雷 . 调 节 效 应 与 中 介 效 应 的 比 较 和 应 用 [J]. 心 理 学,2005(02):268-274.

[46] 黄胜兵,卢泰宏.品牌个性维度的本土化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3(01):4-9. [47]Sweeney J C, Soutar G N. Consumer perceived value: The development of a multiple item scale[J]. Journal of Retailing, 2001, 77(2):203-220.

[48] Fournier, Susan. Consumers and their brands: Developing relationship theory in consumer research.[J].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1998, 24(4):343-353.

[49] Dodds W B, Monroe K B, Grewal D. Effects of price, brand, and store information on buyers' product evaluations.[J].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1991, 28(3):307-319.

[50] Judith Lynne Zaichkowsky. The Personal Involvement Inventory: Reduction, Revision, and Application to Advertising[J]. Journal of Advertising, 1994, 23(4):59-70.

[51] Sheth, Jagdish N, Newman, Bruce I, Gross, Barbara L. Why we buy what we buy: A theory of consumption values.[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1991, 22(2):159-170. 

上一篇:《面向智能环境的香囊纹样可持续发展与创新应用》

下一篇:《徐州曹氏香包非遗文创产品的新媒体营销推广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