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关键词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创新实验室 - 正文

创新实验室





非遗香包与传统节日相互依托的视觉表达及展示设计

The Visual Expression and Display Design of Non-relic Sachet and Traditional Festival

 

 

 

 

 

 

 者:张娜娜

 师:孙亚云副教授

 

 

 

 

 

香包作为我国民间传统手工艺术的典型代表,在我国经历着千百年的历史,其不仅具有精湛的手工艺技巧、奇特的装饰艺术、丰富多样的造型,并且有着渊源的民间文化习俗内涵,是我国的民俗文化的载体。如今,在现在的社会发展过程中,香包在我们的生活中的作用也开始发生着转变。

现在社会的香包已逐渐遗失它原本的寓意,更多的作为地方旅行纪念品及非遗文化产品,已逐渐远离现代人们的生活与需求。本文章依据当今香包的现状,通过遗失,寻觅,创承三个主题去挖掘香包的根源,面对非遗香包在当代社会中逐渐遗失的困境,通过中国传统节日的视角寻觅香包在节日生活中的作用,并对香包进行创新设计。在此次非遗香包融合传统节日的设计中主要针对香包的来源、造型、作用等文化含蕴及在历史中的演变以及传统节日起源,习俗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提炼传统节日与香包之间的关联。通过研究传统香包的艺术文化与中国传统节日,设计出能够让文创产品融入到人们生活的产品,使非遗手工艺能够在当代的生活中拥有参与感,实现创新设计与传承传统民俗文化的双重作用。

本文主要讲述的是非遗香包与传统节日的融合创新设计,从节日的视角出发,选取具有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特色的元素进行香包再设计,将节日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在符合当代人们的审美需求的同时又具有实用性,创造出富有趣味性与故事性的产品,让这些产品可以应用在现代的生活中,并且可以通过此次的创新融合设计使非遗香包与传统节日相互依托,相得益彰。非遗香包与传统节日的融合设计,有利于复兴传统节日和非遗香包在现代社会生活的传承。

论文有图16,表1,参考文献20篇。

关键词:徐州香包;中国传统节日;创意产品;香包设计

                        

 

 

摘要…………………………………………………………………………………I

Abstract……………………………………………………………………………Ⅱ

1 绪论………………………………………………………………………………1

1.1 研究背景………………………………………………………………………1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2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2

2 徐州香包的造型与装饰艺术………………………………………………4

2.1徐州香包的起源 ………………………………………………………………4

2.2徐州香包形制的演变与发展 …………………………………………………5

2.3徐州香包的制作工艺分析 ……………………………………………………5

2.4徐州香包的造型分析 …………………………………………………………5

2.5香包的装饰艺术特色 …………………………………………………………6

2.6本章小结 ………………………………………………………………………6

3 中国传统节日梳理与解析………………………………………………………7

3.1主要传统节日 …………………………………………………………………7

3.2传统节日的内在价值及意义 …………………………………………………7

3.3统节日活动中有关香包的文化解析 ………………………………………7

3.4本章小结 ………………………………………………………………………9

4非遗文创产品现状调研与案例分析 ……………………………………………10

4.1非遗文创产品现状调研 ………………………………………………………10

4.2案例分析 ………………………………………………………………………10

4.3本章小结 ………………………………………………………………………13

5 依托节日的香包在文创设计中的应用实践……………………………………14

5.1 设计构思………………………………………………………………………14

5.2 设计定位分析…………………………………………………………………14

5.3 设计过程………………………………………………………………………14

5.4 节庆香包设计…………………………………………………………………16

5.5衍生品设计 ……………………………………………………………………18

5.6空间环境展示设计……………………………………………………………19

5.7非遗香包与传统节日相互依托的设计内容营销策略建议…………………20

5.8 本章小结 ………………………………………………………………………21

6 总结与展望………………………………………………………………………22

参考文献……………………………………………………………………………23

翻译部分 …………………………………………………………………………24

 

 

 

 

 

参考文献

[1] 张丽敏. 中国节日关商品包装设计之研究[D].河北大学,2007.

[2] 郑余. 中国传统节日的视觉符号整理硏究[D]. 合肥: 安徽工程大学,2014.

[3] 陈莹.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图形语言提取与应用研究 [D]. 重庆: 重庆大学, 2014.

[4]胡锶靓. 细工布艺首饰的当代化设计与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9.

[5]杨晓燕,刘帅,王伟伟.地域文化图形扁平化风格的应用[J].包装程,2015,36(20):26-29.

[6]闫磊.中国传统节日——习俗及其内涵概述[J].黑河学刊,2009(09):45-46.

[7]盈盈,韩荣.徐州香包视觉特征及其文化功能探析[J].计,2018(15):94-96.

[8]武秉政.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应用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8.

[9]杨阳.香包--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结合[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4(01).

[10]包泉万.中国民间荷包[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5.

[11]静云. 节日文创:让传统文化真正“活”起来[N]. 团结报,2019-09-07(005).

[12]舒开智.传统节日、集体记忆与文化认同[J].天府新论,2008(02):124-127.

[13]叶雅倩,金蕾,梁伟.节日文化元素在文创设计中的应用[J].农家参2018(13):277-278.

[14]中国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趣味运用[J]. 林嘉睿.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1(04)

[15]“中国元素”的定位与创新研究——以艺术设计为中心[J]. 成阳.艺术百家. 2012(S2)

[16]中国传统节日符号化再设计的继承与创新[J]. 林鸰,金一丹.  艺术科技. 2016(09)

[17]颜云. 徐州香包造物艺术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8.

[18]Jonathan Schroeder,Janet Borgerson,Zhiyan Wu. A brand culture approach to Chinese cultural heritage brands[J]. Palgrave Macmillan UK,2015,22(3).

[19]Maria Belén Prados-Peña,Salvador del Barrio-García. The effect of fit and authenticity on attitudes toward the brand extension: The case of the Monumental Complex of the Alhambra and Generalife[J]. Journal of Cultural Heritage,2018,31.

[20]Jodi Forlizzi,Carl Disalvo,Bruce Haningto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motion, Experience and the Design of New Products[J]. Routledge,2003,6(2).

 

 

 

上一篇:《体验营销在徐州曹氏香包博物馆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基于顾客体验旅程的徐州曹氏香包手工艺文创产品和空间设计》